随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新教材的投入使用和新高考评价体系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由原来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育创新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其探究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前,情境式数学和问题式教学广泛运用于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式教学和问题式教学具体的教学形式是结合新课标创设主题情境设置具有梯度性的问题链,形成深度的课堂教学。11月21日,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吴秋产老师的“同课异构”地理公开课,主题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展示了一则视频,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日本气球炸弹可以飞到美国借助的气流是?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纬度30°附近为什么无风呢?”借助这几个问题,引出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思考。在知识回顾环节中,引用必修一热力环流知识,让学生知道“近地面的风是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的”。以此知识点来引出“大气环流其实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这样的概念。
在课堂中,教师先教授学生低纬度环流圈形成的原理,后让学生们分组合作探究讨论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形成的原理。之后教师总结北半球气压带形成的原理,再让学生探究出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特征。在导入问题的解决中,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解答课前的视频导入中的问题。
课后,教师们进行了评课,聚焦新课标理念的课堂落实情况,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角度不同,见解独到。老师们在评课议课中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其所长,研有所得,营造出浓烈的教研氛围。
课课用心,课课精心。教无止境,学亦有益本次青年教师公开课展示活动不仅会为大家奉上一场异彩纷呈的教育盛宴,更会带来新课标、新理念、新方向,有效架起教师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广大教师感受到携手前进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成长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行。愿青年教师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努力奋进,不断成长,早日成为更加优秀的“卓越教师”!(吴秋产)